李英杰|黄河纪: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

2024-11-30

  一条大河,怒浪连天、浊波浩浩,今来古往无终极。
  中国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其中三千年的璀璨辉煌就闪耀于大河两岸。她被称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更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母亲河。因为在人类世界尚大都处于蒙昧之时,这片辽远广袤的河域就诞生了灿烂夺目的华夏文明。其博大精深,万邦一统、多元一体;其源远流长,千载不断、奔涌不息。
  她是泱泱中华的民族之根,历史之脉,文化之魂。
  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管,都是黄河的支流。
  李英杰,这位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摄影家,溯流而上、寻根而往,15年来三次走完5464公里的黄河全程,完成了这部恢宏壮观、动人心魄的《黄河纪》。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他以深沉的艺术之像为轻灵的思想之舟,在现实和隐喻的此岸与彼岸之间,摆渡着自远古而来的乡愁,于近世而起的转折,在当下而兴的感奋。丰富立体的视觉表达和真切洞察的人文观照构成了《黄河纪》的经纬交织,如此全景式、系统性、个人化地对黄河这一具有高度象征性的主题/对象展开诠释的摄影作品,极为少见,也极具意义。这是李英杰继《太极三部曲》之后又一部对中华文明精妙探微的力作,也是他对东方视觉观持续探索的又一硕果。《黄河纪》实践于具体的生民厚土,以田野调查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书写了一部当代民族影像志,刻划了一个民族最为质朴和典型的精神肖像。那是中国和中国人的底色,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
  而中国摄影,必然与此心意相通,声气相投,血脉相连。
  因此,当我们再次回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摄影——而非中国的摄影,究竟为何“时,曾经的启发依然有效:中国摄影,是东方视觉观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实践与探索的成果体现,是以中国特有的艺术语言、特有的艺术精神,塑造、表达与传播中国独特形象的动态影像系统。它并非封闭自足于一国之传统,而是开放兼容于世界之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纪》以一条新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写实与写意的融合交汇,形式与观念的开放创新,表现与表征的交响变奏,原始与现代的参差并存……共同造就了“多元一体”的《黄河纪》。而《黄河纪》的“多元一体”,正对应着以黄河文化为根脉灵魂的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对应着现代中国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之道的“多元一体”。
  这一浑然天成而严谨自洽的内在逻辑,也揭示了“东方视觉观”的独特正在于“多元一体”,对“何为中国摄影”的重要命题做出了更加深刻与自信的回答。


  李泽厚先生说:“中国艺术的秘密在于瞬间永恒”。瞬间如何永恒?这秘密的秘密就在于以“真实的生活感受”打通二者,成就二者。
  中国人的修身方式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自是一种体验,而读书亦是一种体验——不仅仅是读浩如烟海的有形之书,更是去读那万里路上藏于大化中的万卷无形之书。

  李英杰拍摄《黄河纪》的过程,正是如此。

  15年来的三个5464公里,是行了有形的万里路,更是读了无形的万卷书。

  所以《黄河纪》绝对不只是诉诸有形视觉的歌颂与赞叹,更是抒发无形精神的感悟与思索:一幅幅照片连延着万里黄河,也构建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肖像,既致广大、亦尽精微;而在这一艰苦而充实的过程中,摄影家也以自身的知行合一完成了艺术人格的升华:拍摄者与被摄者的关系,不是处于相机两端依靠某种目的联系起来的“他者”,而是一直存在于共同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中的“我们”。

  李英杰生于黄河,长于黄河,且长期在不同的县乡基层工作。这就决定了他对于黄河的体验决不是短期的、片面的、肤浅的。他不是黄河岸边匆匆而过的外来客,仅凭着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满足于对固化了的形象符号进行简单复制。李英杰是从黄河文化的内部进行开掘,而非自外观察。因此他能理解这片土地上最执拗的脾性,也能与这片土地上最细微的悸动同频。对于李英杰而言,黄河是亲手定格的瞬间,也是倾心相许的永恒。

  因此,《黄河纪》没有那些夺人眼球却司空见惯的照片,却有诸多不曾被留意过的平淡细节与悠寥场景。这是李英杰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最终《黄河纪》显示了这样一种可能: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心交给对象,对象将其最本真的深度交给人。由此达成的审美体验,就是西学所述当感知能力被全面发现和激活后的狂喜与陶醉,以及中国哲学传统与古典美学中的至高境界:情景交融,心物合一。

  当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切实可感的昌明与进步,同时,也使真实体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距离咫尺天涯;同时,虚拟世界中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又在悄然替换着现实的坐标,改变着观看与思维的尺度。在如是背景之下,这种主动的体验感,这种直观、内省和实践,难能可贵而意义重大。

 

  视觉,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感官之一。可以说,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视觉发展史:视觉的可见与不可见形成互文的螺旋,形象与符号的排列组合构成完整的世界,引领着人类的经验与想像,在彼此不断的映证与超越中,成就复调的华彩篇章。

  伴随着当代“去中心化”导致的主体消解,“表征危机”弥漫于世,“文本之外,别无它物”,表征的背后空无一物。耐人寻味的是,在“图像化生存”成为常态时,结构化和正式化的观看反而被日常化的、随意化的视觉经验取代。而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使得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不再以民族特性为标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在变为“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在这样的困局与变局中,“多元一体”的东方视觉观成为破局的尝试与探索。而《黄河纪》的意义正体现于此。

 

  我们知道,摄影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大约出现在同一时期,这一巧合可谓哲学的失意,艺术的惊喜。

  而今天,因着一位摄影家的赤子之心与艺术之眼,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文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从未来而来的曙光,正照耀在这张古老而又年轻的面庞之上。

也照耀着每一位不懈追求者的光荣与梦想。


文/李楠(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2024年10月8日
  •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汇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流入扎陵湖。扎陵湖海拔4294米,面积52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46亿立方米。青海省果洛州 2024.09.JPG
  • 黄河从扎陵湖流出,无人机在空中拍摄时突遇中雨。青海果洛州 2024.09.jpg
  • 黄河从扎陵湖流出后,经湿地流向鄂陵湖。鄂陵湖面积610平方公里,蓄水107亿立方米。近年来,黄河源头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青海果洛州 2024.09.jpg
  • 黄河从鄂陵湖流出。青海果洛州 2024.09.jpg
  • 黄河经湿地流入湖泊。青海果洛州 2024.09.jpg
  • 黄河上游支流。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晋陕大峡谷。山西忻州市 2023.09.jpg
  • 伊洛河汇入黄河处,清水为伊洛河,黄水为黄河。 河南郑州市 2012.07.jpg
  • 黄河最后一道弯。河南开封市 2022.12.JPG
  • 黄河流入渤海。山东东营市 2022.10.jpg
  • 黄河怒浪。河南洛阳市 2022.07.JPG
  • 黄河壶口瀑布。山西临汾市 2022.09.jpg
  • 山上牧羊。青海省海南州 2024.09..jpg
  • 祈雨。河南焦作市 2011.03..jpg
  • 在黄河岸边的戈壁滩上牧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23.09..JPG
  • 黄河铁路桥、浮桥和过去修建公路桥留下的桥墩。山东济宁市 2023.06.jpg
  • 黄河中的小岛。河南郑州市 2022.03.jpg
  • 黄河冲刷过的岸堤。河南郑州市 2020.06..JPG
  • 稻草人。山东菏泽市 2024.01..JPG
  • 黄河生态改善,大雁回归。山东菏泽市 2024.01.jpg
  • 黄河生态治理,有序挖沙,清淤河道。河南开封市 2023.12.jpg
  • 俯瞰黄河石林。甘肃白银市 2023.09 ..JPG
  • 黄河岸边的南长滩村,村民大多是西夏党项贵族后裔。上游修建水库,这个村庄将被淹没。宁夏中卫市 2023.09.jpg
  • 黄河入海口修建石油钻井,因天气寒冷,停止了施工。山东东营市 2023.12..JPG
  • 黄河滩田野景观。河南新乡市 2023.10.jpg
  • 在被水淹的地里抢收麦子。2023年6月,河南连续20多天降雨,造成涝灾。河南三门峡市 2023.06..jpg
  • 在倒伏的麦地里机收。2023年5月,一场大风刮倒了河南多地即将成熟的麦子,这些地块会减产15%左右。河南新乡市 2023.06.jpg
  • 牧民辫草绳,储备冬天牲畜用草。甘肃甘南州 2023.09..jpg
  • 打油菜脱粒。青海果洛州 2018.09.jpg
  • 藏族女人搬运燕麦秸秆梱,准备装车,搬运一梱2元钱。青海海南州 2018.09.jpg
  • 拾花生。河南三门峡市 2022.09.jpg
  • 收获花生。河南新乡市 2020.10.jpg
  • 农牧结合。牧民们把村庄附近的草地开发成梯田种庄稼,远处草地放牧。青海海东市 2024.09.jpg
  • 特殊时期,农民集中过黄河收玉米。山东菏泽市 2022.10.jpg
  • 农民坐船过黄河收庄稼。河南开封市 2018.06.jpg
  • 宋陵保护员巡逻。河南郑州市 2024.05..jpg
  • 宋陵石雕与庄稼地留有隔断,防止机收庄稼时撞坏石雕。河南郑州市 2024.05..jpg
  • 黄河岸边收花生。河南三门峡市 2021.10..jpg
  • 雪后农民到黄河对岸查看庄稼。河南开封市 2019.12.jpg
  • 黄河岸边捕鱼。河南郑州市 2020.07.jpg
  • 牧民生活场景。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在菜棚里施肥的人。河南新乡市 2023.11.jpg
  • 藏族青年女子。四川阿坝州 2022.09.jpg
  • 汉族农民。河南开封市 2023.12.jpg
  • 背牲畜饲料的农民。山西临汾市 2022.09.jpg
  • 在黄河边牧羊的蒙古族青年。内蒙古包头市 2021.09.jpg
  • 背水的藏族女子。青海黄南州 2021.09.jpg
  • 黄河岸边捕鱼的人。河南新乡市 2022.01.JPG
  • 非遗项目传承人。山西吕梁市 2023.09.jpg
  • 黄河边的船工。山西吕梁市 2023.09.jpg
  • 藏族青年女子。青海黄南州 2023.09.jpg
  • 非遗项目传承人。山西吕梁市 2023.09.jpg
  • 大学生牧民。四川阿坝州 2023.09.jpg
  • 藏族青年牧民。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藏族妇女。青海黄南州 2022.09.jpg
  • 藏族青年。甘肃甘南州 2023.09.jpg
  • 藏族女牧民和她的孙子。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藏族青年牧民。四川阿坝州 2023.09..jpg
  • 养蜂的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2023.08.jpg
  • 藏族男子。青海海南州 2022.09.jpg
  • 分拣花生的女人。河南新乡市 2021.10.JPG
  • 藏族女子 青海黄南州 2023.09.jpg
  • 藏族大学生牧民 四川阿坝州 2023.09.jpg
  • 藏族人 青海黄南州 2023.09.JPG
  • 黄河滩区田地里的女人。河南焦作市 2012.01.jpg
  • 藏族牧民。青海果洛州 2018.09.jpg
  • 拾牛粪的藏族女人。青海黄南州 202309.jpg
  • 浇灌的新农人。山东菏泽市一大学毕业生与他人合伙在河南濮阳承包460亩土地。河南濮阳市 2023.06.jpg
  • 收割机机主。河南洛阳市 2022.06.jpg
  • 在麦田里施肥的女人。河南新乡市 2017.11.jpg
  • 放羊的人。河南新乡市 2016.11.jpg
  • 藏族母子。青海海南州 2023.09.jpg
  • 渔民。河南三门峡市 2015.06.jpg
  • 养羊的回族青年。甘肃临夏市 2023.09 .jpg
  • 锄草的妇女们。河南焦作市 2016.06.jpg
  • 收割燕麦的藏民。青海果洛州 2018.09..jpg
  • 收打油菜的藏族妇女。青海果洛州 2018.09.jpg
  • 收打稻子的一家人。河南焦作市 2017.11.jpg
  • 收燕麦的藏族人。青海果洛州 2018.09.jpg
  • 收割蚕豆的藏族人。青海海南州 2022.09.jpg
  • 冬天,送葬的人。山东菏泽市 2023.12..jpg
  • 去祭祀的人们。山东菏泽市 2023.12.jpg
  • 祭黄河。内蒙古包头市 2023.09..jpg
  • 非遗项目,祭黄河。河南濮阳市 2024.03.jpg
  • 非遗项目,斗羊。河南新乡市 2024.02..jpg
  • 黄河冬泳队下河游泳。河南洛阳市 2023.10...jpg
  • 垂钓。河南郑州市 2019.10..jpg
  • 非遗项目,暖寿。黄河故道旁,河南浚县浮邱山上,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以放电影的形式为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祝寿,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河南鹤壁市 2024.06.jpg
  • 甘肃甘南州 2023.09.jpg
  • 人们在黄河壶口瀑布游览。山西临汾市 2024.07.jpg
  • 修建中的黄河羊曲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47亿千瓦时,水库总库容16亿立方米。青海海南州 2023.09.jpg
  • 黄河汛期到来前拆除浮桥。山东菏泽市 2022.06.jpg
  • 修筑黄河控导工程。山东菏泽市 2023.06.jpg
  • 修建中的济南黄河大桥。山东济南市 2023.08.jpg
  • 方草格治沙,阻止了沙向铁路、公路蔓延。宁夏中卫市 2023.09..jpg
  •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河南洛阳市 2019.07.jpg
  • 黄河滩区农民迁建工程。拆除老村庄,几个村庄集中搬迁到附近新筑起的高台上,形成新的社区。山东菏泽市 2023.12..jpg
  • 黄河桩坝。黄河控导工程实验坝,一般桩体80公分,间距30公分,起到调节水势的作用。河南新乡市 2023.12.jpg
  • 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青海果洛州22024.09.jpg
  • 青海果洛州22024.09.jpg
  • 山西运城市 22021.06.jpg
  • 河南郑州市2020.12.jpg
  • 山东聊城市 2022.12.jpg
  • 山东东营市 2023.12.jpg
  • 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青海果洛州 20230.9.jpg
  • 河南郑州市2021.11.jpg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