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1
11月26日,周海翔湿地生态摄影展在北京新光天地五层Panasonic Center Beijing(松下北京展厅)正式开展。为了配合摄影展的开展,11月26日下午,被称为中国“野生鸟类拍摄第一人”、在环保生态方面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生态摄影师周海翔现身松下北京展厅,举办了一场生动的摄影讲座,向来自环保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地理》、《人与生物圈》、央视10套等30余家权威协会、知名媒体等圈中友人,以及50余名慕名前来的摄影爱好者和环保人士共同分享此次湿地生态摄影展背后的动人故事,这也使得原本最多容纳80人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
大家济济一堂,听周海翔倾情讲述
整个讲座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内容充实而精彩。在活动现场,周海翔先生和大家讲述了他在拍摄湿地生态摄影照片和进行湿地保护过程中的宝贵经历,以及当前湿地生态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美丽而高贵的白天鹅沦为了“垃圾鹅”、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正在艰难的生存、由于过渡捕捞和开采而成群死去的海洋生物、满目疮痍的地表、日渐消失的湿地 当这些细致生动而又触目惊心的照片一张张呈现出来时,现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无声的思考之中。周海翔先生的亲身经历与照片相结合的讲解,使大家对湿地生态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知。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至满潮时潮水浸湿的地带。湿地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因其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湿地也在随之逐渐消失中,呼唤大众更多的关注湿地生态,保护湿地环境和鸟类栖息的家园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和使命。
作为一个生态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志愿者,周海翔将其对湿地的理解与热爱,完全倾注到摄影作品当中,记录并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今天与过去,并以他特有的耐心与执著,完成了多个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生态保护项目。今年4月中旬,周海翔因参与松下集团赞助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黄海生态保护项目”,受WWF组织的邀请曾在松下展厅举办过一期以黄海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摄影讲座,也因此与展厅结下善缘。
周海翔在影展现场为参观者讲解
借着这次向大众呼吁保护湿地生态的机会,使周海翔先生与松下展厅实现第二次合作。“周海翔湿地生态摄影展”展示了周海翔 “大美的内陆湿地”和“正在或已经消失的内陆湿地”两个主题的60余张珍贵的摄影作品,均为他数年生态保护过程中为大家真实记录的心血结晶,每一幅都渗透着他对湿地与地球环境的关爱。松下展厅也希望能够借此展览和讲座,唤起大家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呼吁公众积极投身于湿地保护的行动中来。
成为环境革新企业,是松下集团不变的事业目标和使命。秉着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企业是社会公有物”的经营理念,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松下也牢牢不忘践行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内坚持不懈的推行公益和环保活动,致力于推行与发展高尖端的环境革新技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松下展厅作为松下集团在海外设立的企业展厅,一直把“普及科学环保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责任感”视为己任,开业至今举办过各类环保和生态作品展,曾与WWF组织合作举办过黄海生态摄影展,与北京大学青年摄影学会合作举办“敬畏自然 YASP生态摄影展”,举办过松下电工环境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还连续两年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儿童环保教育计划合作举办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巡展。
周海翔湿地生态摄影展将展至2012年1月末,欢迎有兴趣的人前来展厅参观。
京ICP备19002733号-1 / Powered by chinaphoto.net.cn Copyright © 2009-20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 电话:010-64959004 / 杂志投稿邮箱:zgsyj@chinaphoto.net.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电话:010-64959004
杂志投稿邮箱:zgsyj@chinaphoto.net.cn
Powered by chinaphoto.net.cn Copyright © 200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