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尧山,让我们爱心接力摄影……

2012-01-18

  

编者按:
    这是一个让人看着有点心疼的小女孩,她卑微地活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农家。上天似乎没有给她更多的眷顾,5岁多的生命里有着太多的苦痛和悲哀。她如花的脸上看不到童真的笑颜,过早的贫穷体验让她失去了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年华。

 

脚有残疾的小琴琴

 

小琴琴和她的爷爷、奶奶

 

小琴琴的残脚

 

    她是不幸的,她又是幸运的。因为“中国摄影家大PK”河南尧山站的活动,让她无意间走进了摄影家的视野,一份用爱心架设起的桥梁正横跨于北京与尧山,隔着千山万水为她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关爱和资助。这无疑成为此次活动中,摄影家们艺术成果之外更大的一份人生收获。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点点滴滴汇成的爱的力量,将点燃这个微弱的小小生命。

    爱,会让我们的镜头中更有温情,更有责任。

    小琴琴是不幸的,降临到这个世界五年多,她或许还没有享受过幸福童年的滋味;小琴琴又是幸运的,如今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孩成为参加《中国摄影家》杂志PK活动的几位摄影家的“牵挂”……

    2009年7月25日,参加“中国摄影家大PK”活动的摄影家们在河南鲁山县尧山镇拍摄时,无意中看到一户贫穷农家里一个不能行走的小姑娘。爱心使然,当时在场的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的同志们把身上仅有的钱留给了她,并嘱咐其家人带她看病。

    7月26日,尧山影友作品评选会上,吴鹏老师有感而发,再次提到了这个小姑娘,引得众人一阵唏嘘。回京后第三天,他又与我电话沟通,表达了他和杂志社领导的愿望,说要立即汇钱与我,让我代表他们帮助小姑娘治病。北京的爱心感动了我,接过这爱的接力棒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和尧山镇连在了一起,这注定是小琴琴的幸运。

    8月1日上午,我和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影友伍杰一起赶到尧山镇,到小琴琴家仔细了解了情况。本家主人名叫范三,65岁,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妻子池秀芬,68岁。他家是镇上出了名的困难户,大儿子因娶不上媳妇,对生活无望后自杀了;二儿子娶不上媳妇,外出打工又失踪了。这个女孩叫范琴琴,是老两口五年多前从路边捡回的弃婴。因从小营养不良,腿脚的骨骼关节一直发育不好。去年,她的左脚感染,发生足部溃疡、足趾坏死等多种病变,现在不能走路了。本就家境贫寒,偏又雪上加霜,因付不起住院费,小琴琴的病情只能任其发展。

    我们转达了杂志社同志和吴鹏老师对这家人的问候,并留下了看病费用。晚上,吴鹏老师急切地打来电话询问,叮嘱我们一定要认真为琴琴检查治疗,并说远在大理出差的李树峰主编也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呢。事不宜迟,第二天,一经联系,平煤集团总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骨关节治疗专家、影友朱明生通过我为范琴琴拍的照片很快做出初步诊断,并当即定下时间,要亲自为琴琴做彻底检查。

    8月3日,奶奶和姑姑背着小琴琴来到医院。朱明生大夫、放射科主任卢占兴,还有放射科其他同志,一路绿灯还全部免费为琴琴拍片、会诊,基本确定病因,初步拟定了手术治理方案。社会大爱、人间真情,一定会让小琴琴回到应该属于她的快乐世界。正如吴鹏老师给我的邮件中所说:“我们盼望着,早日看到琴琴穿着旅游鞋快乐走路的照片。”

    (注:作者为平顶山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摄影报主编)

 

平煤集团医院的专家在为小琴琴检查

 

分析病情

 

再次会诊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