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户口了!——中国摄影家大PK尧山站救助的范琴琴有了身份

2014-04-19

                                    
 
    河南平顶山鲁山县尧山镇的残疾孤儿范琴琴是不幸的,可她又是幸运的。自打2009年5岁的小琴琴走进《中国摄影家》“尧山大PK”的摄影镜头,5年多来,她在赋予她的的“摄影爱心接力”的温暖中走出悲哀,成长,长大,今年已经11岁了。
    2014年4月11日,平顶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宋利海,鲁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高树森我们一行又一次走进范琴琴的家,还没进到屋里,只听见琴琴兴奋的呼喊声:“爷爷,爷爷,我有户口了,我有身份证了!”琴琴喊着迎接我们,手里高高举着她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该有自己的身份。可琴琴在她11岁的时候,才有了属于她的户口簿,她的身份证。她等了11年。
    小琴琴是个残疾弃婴。在被现在的奶奶从村头捡回来的时候,已是奄奄一息,好在还活着。然而她是个患有严重脚疾的孩子,一只让每个人看了都害怕的残脚,伴随着她度过了煎熬的5年多。家里没有钱给她治病,她只有忍受着,甚至到了不知道什么是痛苦的地步。
    2009年,《中国摄影家》“尧山大PK”活动中,小琴琴进入李树峰主编的摄影镜头,走近,交流,是个残疾女孩儿,一看脚,好可怕。再走进琴琴的家,那么凄凉、贫穷,正常生活都困难,哪里有钱看病。于是,几位摄影家捐了兜里有限的钱。活动结束了,琴琴成了主编的牵挂。而由《中国摄影家》杂志发起的“摄影,为琴琴爱心接力”的爱心活动一直延续了下来,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小琴琴枯萎的心灵,让她走出困境,接受治疗,无忧无虑的成长。
    2009年9月,琴琴接受平顶山平煤集团总医院专家手术;
    2010年9月,琴琴在山东烟台中法友谊医院接受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著名小儿矫形外科专家詹姆斯·甘博教授亲自手术;
    2012年11月,琴琴接受北京西部儿童救助基金会的爱心资助,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近半年的手术、康复治疗。住院期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主编李树峰,中国摄影家协会发展中心主任张晓蓉等多次到医院捐款、慰问。
    几年中,几次治疗,几次反复,用于琴琴看病治疗的费用多达数十万元。这是她家想都不敢想的呀。
    然而,还有一件事也困扰了琴琴许多年,一直不能解决,以致影响到她曾经的外出看病,正常上学。那就是琴琴的户口问题。原来,她是一个弃婴,没有任何名分。在以后一次次办理户口的时候,什么父母关系,什么准生证,出生证,一胎化证都没有,她也不可能有。没有这些证明,户口入不上,身份证拿不到。拖了一年又一年,10多岁了,琴琴还是个黑孩儿。5年多来,尽管几经协调,还是解决不了。
    2014年春节前夕,几期刊有琴琴故事的《中国摄影家》杂志送到了平顶山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宋利海的手里。琴琴的遭遇和爱心故事感动了宋利海,他当即表态,琴琴的户口我们落实。就在春节前夕,宋利海和鲁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高树森,以及尧山镇有关领导一行5人,带着崭新的被褥、现金,亲自到琴琴家走访、慰问,并现场办公研究解决琴琴户口问题的办法。回到县里后,高树森主任立即向县里有关部门领导作了汇报,并几次专程到琴琴家具体操办。之后的过程令我们深感欣慰:在鲁山县人大副主任王国锋,县人大法工委主任王延生,县公安局户政科科长董跃杰等一个个主要环节的协调下,很快办完了所有手续,春节后就让琴琴拿到了终于有了自己名字的户口簿。
    琴琴的幸运事儿接踵而至。琴琴的名字出现在2014年“鲁山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1号文件上,作为“失依”儿童的琴琴,将作为鲁山县教体局的“包干”帮扶对象,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专人负责联系,解决琴琴18周岁为止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资助学费和生活费。
    幸运的琴琴,预祝你能健健康康地成长,走向属于你的18岁的青春!
 

张国通 文/摄影
 

琴琴,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平顶山关工委秘书长宋利海,鲁山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高树森看望琴琴。


2013年4月22日,琴琴出院游览北京并在天安门留影。


2011年3月,小琴琴基本康复,背起书包上学了。

摄影爱心接力——《中国摄影家》杂志救助失依儿童范琴琴回顾:

2009年:北京—尧山,让我们爱心接力摄影……

2009年:本刊救助女孩范琴琴在山东招远接受手术治疗,有望痊愈……

2010年:《中国摄影家》爱心在行动……
 
2012年:
本刊代表看望琴琴,续写爱心接力……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