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2015-02-02

    龙泉是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发源地、中国灵芝第一乡,森林覆盖率84.2%,被称之为“浙南林海”,中国生态第一市。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成为唯一一个陶瓷类非遗项目。此次大展秉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力求用影像诠释十八大勾勒的“美丽中国”画卷。鼓励摄影人贴近实践,拍摄龙泉美丽河山、民俗风情的时代影像,再现龙泉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之美。
 

    由龙泉市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摄影家网承办的“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在中国摄影家网历经半年的网上征稿,共征集到作品6500幅,经专家评委的评选,评出获奖作品110幅。其中,一等奖作品1幅,二等奖作品3幅,三等奖作品6幅,优秀奖作品100幅。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一等奖 烟雨瓯江第一城·龙泉 郑本成 摄

各位专家评委寄语: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张桐胜

    这次龙泉摄影大赛成功举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征稿6500多幅,作品质量从拍摄方面来说,非常全面,无论从龙泉的自然环境、民俗生活、文化遗产等,还是像龙泉剑、青瓷,从工艺到制作加工等,这些作品都有体现。尤其是龙泉一千多年前老的窑址、自然环境、山清水秀、云雾缭绕,以及在梯田里的农作生活,都为这次大赛增添了许多内涵,让我们感受到龙泉的美丽,同时也符合国家对美丽中国的倡导。这次的获奖作者,有很多都是长期生活在龙泉,他们对龙泉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他们也都从事着其他行业的工作,出于他们对对家乡的热爱,对摄影文化的热爱,在业余期间,能拍出好的作品,是很难得可贵的。龙泉摄影文化的繁荣发展,确实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摄影人对摄影的爱好、追求、高超摄影技术技巧的表现,是本次龙泉摄影大赛的特点。龙泉市政府、文联、摄影家协会对此次大赛很重视,大家的齐心协力,让我们倍受感动。这次摄影大赛活动的开始,一定会给龙泉带来新的面貌,提升龙泉的影响力,也会让越来越多的摄影家走进龙泉,使龙泉这个美丽的城市绽放光彩。在这个大山之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工业摄影家协会主席 王玉文

    这次龙泉摄影大赛的入选作品,从作品的质量、内容,涵盖整个龙泉的方方面面,感到非常精彩。这些作品反映了龙泉的地域特色、经济特色和文化特色,它有人民生活、自然风光等,用纪实的手法、艺术的手法表现的都非常感人、生动,自然。

    摄影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实践学习,再实践,才能出好作品。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周润三

    这次龙泉市政府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联合举办的美丽龙泉摄影大赛,一方面是对我们浙江摄影界的支持,另一方面又是推动我们龙泉知名度的一个好的契机。应该说,整体宣传使龙泉的这个地方倍受大家关注,从作品的来稿数量,是比较成功的一次合作。作为我来说,我代表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对我们浙江的厚爱,表示感谢。对于投稿的全国影友来说,我们在今后的参赛摄影创作中,一定要切入主题,了解整个活动的情况,多关注活动的细节。
 
中国著名摄影家 应利民

L:对于此次摄影大赛摄影作品的感想?比如说您经常带学生,如果参加这种摄影大赛,用什么最好的状态、如何挑选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获奖秘笈等?
    这次摄影大赛的6500多幅照片,从整个的评选过程中来看,作者群以龙泉为主。从比赛角度来说,作为参赛者,要考虑,两个比较:一个是跟参加影赛的影友比较,另一个是跟自己的条件比较。选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哪些作品大赛里会多,自己的强项又在哪里。比如说,雷同的照片,评委的兴趣点会不大,评委考虑的是独到的视觉,题材的独到和表现手法的独到。这样的话,获奖力度就会提高很多。对于参赛影友的话,我建议:希望影友们全方位去表现。我一直在做摄影培训,已有三年多,我的体会是,包括教学中反复强调,摄影是应用生活,而不是体验生活。应用生活才是创作的根本。应用生活只有对你最熟悉的事物,才能表达它的深度,拍纪实的时候,我们都要用审视社会的眼光去判断,再去表现。
    佳能说过一句话:“当你按下快门的同时,我已经帮你对好焦、测好光。” 当下的摄影,我们追求的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影像内容,只有你的影像内容足够吸引人的时候,你的照片才有力量。影友们平时经常会扫街,我称为市井摄影,市井摄影是非常强调地域性、地标性的,但是往往为了获奖去过于创作,可能会走进死胡同,所以,我建议,自己创作,主观的,要拍什么,想拍什么,表达什么,怎么表达。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所以深度和力度就不一样了。

L:对摄影师参赛如何选片?
    作为一个摄影师,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摄影人的定位于意识,只有你的创作方向明确,在某一定位明确后,然后再把自己拍摄创作的范围分为三类:第一类,商业片。只有商业片成功的时候,你才有经济支撑你的创作;第二类,沙龙片。特别是地方的摄影师,必须去拍沙龙片。沙龙片就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奖,那么你获奖没有到一定量的时候,你很难出图,也得不到人家的认同。那就需要拍一些大量的获奖片;第三类,必须为自己创作。对社会的判断、对某个事物的判断、对自己的理解,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话,5年、10年就不会留下遗憾。只有三类作品同步时,它是矛盾的也是相互提升的。比如说,拍纪实,你有一定的沙龙比赛的技法技巧,那么你的纪实摄影的力度也会加强。
L:如风光片、纪实片参加比赛在呈现上,彩色片或是黑白片,哪些更容易出彩?
    黑白片和彩色片的差别是,往往有两种情况:在用于组照的时候,有时候色调不统一,转换成黑白。黑白片必须在灰度上掌握的很精到,要不一般很难表现。无论哪种题材,摄影的本质,就是强调影像的内容、故事。作为一个摄影人,第一步做的就是看,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一看,二读,三品。一看,一张好的作品,必须吸引眼球,画面的形式感和色彩,能抓住你的眼球。二读,你要在这张作品上读出内容。三品,要品出这个摄影师的创作思想。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二等奖 云中耕耘  吴少平 摄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三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  郑喜飞 摄
 
龙泉市政协主席、龙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邵戌汛
    这次我们龙泉市委市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美丽龙泉摄影大赛,得到了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通过大半年的工作,我感到收获很大。这次的投稿量在6500多幅,一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家来到龙泉。二是对我们龙泉的摄影家队伍,达到了锻炼和促进,增进了我们摄影家队伍的对外联系和交流。三是通过摄影活动,对我们龙泉的经济和社会,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且,这是我们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第二次的合作,在2009年,在县级单位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组织的知名摄影家走进龙泉大PK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次的摄影大赛,也是对我们本地龙泉摄影家成果的一个检阅,效果很好,也希望开展一些后续的摄影活动,竭诚欢迎更多广大的摄影家来龙泉。
 
中共龙泉市委宣传部部长 曹新民

    龙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它有龙泉青瓷、国粹龙泉宝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使这些优质的资源能够走出去,美丽龙泉摄影大赛是全国性的比赛,通过这样一个载体,能够更好的向大家推荐龙泉,宣传龙泉,感知龙泉。同时,我们愿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走进龙泉,热爱龙泉,也愿龙泉的明天会更好。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优秀奖 老街景象 组照 翁伟邦 摄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优秀奖 千锤百炼铸剑魂 吴少平 摄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优秀奖 一树梨花窈画屏 郑本成 摄

“美丽龙泉”全国摄影艺术大展评委寄语

优秀奖 手的工夫 夏伟义 摄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