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为纪念中国俄罗斯文化合作协议签订65周年,在俄罗斯联邦驻华使馆、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的共同支持下,《醉美俄罗斯》张桐胜摄影作品展于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陶米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兼中俄友协秘书长宋敬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遥等众多外交使节、高层领导以及摄影界、艺术界精英和各大媒体代表出席了该开幕仪式。
《醉美俄罗斯》摄影展作者张桐胜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他多年来从事中俄民间文化友好交流工作,曾多次赴俄罗斯展出。特别是其在莫斯科举办的《美丽的中国》和《面对灾难》(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专门拍摄的)两场大型摄影展,获得了俄罗斯社会各界代表的一致赞誉。为此,俄中友协两次为其颁发俄中友谊勋章。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是他二十多年来多次访问俄罗斯拍摄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多彩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也充分体现了一位中国摄影家对俄罗斯真诚的友谊和无限的热爱,他用镜头为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合作做出了贡献。
据悉,该展览曾先后于哈尔滨、成都成功展出,未来有望赴中国其它城市进行巡展。
开幕式上,张桐胜还向俄罗斯驻华使馆等赠送了其摄影作品和摄影专集《伏尔加河之旅》、《中国》。


张桐胜还向俄罗斯驻华使馆等赠送了其摄影作品和摄影专集《伏尔加河之旅》、《中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3年《中国摄影家》杂志封面 张桐胜
(张桐胜 /文)
应俄罗斯巴什基尔摄影家协会主席基里马马托夫·拉米里先生的邀请,我前去参加俄罗斯摄影家协会和应巴摄影师协会联合举办的“复兴俄罗斯文化,保护自然环境”伏尔加河国际摄影漂流创作活动。
夜幕降临时,我总喜欢一个人站在甲板上,看着那宽广的河面,进入一种久远的沉思,我的心与伏尔加河融在一起,我多次的问自己,这就是我想往已久的伏尔加河?这就是深深打动过我心灵的《伏尔加河纤夫》油画和《伏尔加河纤夫曲》的创作源泉?那从心底涌起的对历史、对文明、对艺术的思恋和对俄罗斯前辈艺术大师们的敬仰之情,在这里找到了共鸣。静静的伏尔加河的夜晚,给了我一块与天,与地,与前人心灵对话的净土,他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历史,也超越了时空。我仿佛看到了那回响于河谷里惊天动地,崔人奋进的船工号子声。我用心地去感受大师们的足迹,去领悟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真谛和伏尔加河之魂,并努力寻找前人没有发现的,属于我们今天的那块处女地。
“复兴俄罗斯文化,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创作母题。表现人类创造的崇高文明,爱护人文景观,保护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创造一个祥和幸福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唯一的地球,是我这次考察、研究和摄影创作的目标。从莫斯科庄严的克里姆林宫到圣彼得堡辉煌的冬宫,从夏花园的大理石女神,到伏尔加格勒的祖国——母亲雕像,到处颗领略俄罗斯文化艺术和大自然的风采,到处都洋溢着人与艺术,人与自然温馨、和谐的诗意。岸然矗立的哥德式教堂,巴罗克式宫殿,俄罗斯风格的城市建筑,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古迹,几十座博物馆里的伟大收藏品,人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给我提供了创作源泉。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尔宫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艺术馆,它收藏了世界艺术大师们的绘画、雕塑等各类艺术品260多万件,走进博物馆如进入一个艺术的海洋,如果想草草看一遍,也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夏花园是圣彼得堡最早的皇家花园,是1704年彼得大帝时期建造的,里面有上百尊意大利大师们的大理石雕作品,几经战乱,至今还保存完好。俄罗斯人那种热爱艺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怀和文化底蕴,令人赞叹。
真诚的感受,美的发现,无数灵感的火花,瞬间化为一个永恒的信念,俄罗斯是一个古老而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俄国人民具有伟大的精神财富和无限的创造力。俄罗斯、伏尔加河之旅给了我最珍贵的启示,也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