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风暴:多媒体的叙事之道——
布莱恩·斯道姆(Brian Storm)讲座
布莱恩·斯道姆与现场观众交流
由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承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活动之一,媒体风暴(MediaStorm)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布莱恩·斯道姆(Brian Storm)先生的讲座《媒体风暴:多媒体的叙事之道》于10月25日19:00-21:00在中华世纪坛A区地下一层三号多功能厅圆满结束。
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王保国主持,“我们当前探索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如何创作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市场效益的长篇的、深度的视觉故事,这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内容和题材,同时需要多媒体思维和第一流的制作技术技巧。布莱恩·斯道姆曾经负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网络报道,熟悉如何把静态新闻纪实图片、文字报道,与视频、音频更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广泛传播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2005年,他创办了媒体风暴公司,把这种多媒体艺术形式推向极致。在多媒体报道领域,获大奖的几乎都是他们公司的产品,许多著名机构、摄影家、基金会,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等智库机构,在宣传美国形象的时候都要找他们合作。同时,在商业模式开拓方面,像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等也都是他们的客户,所以说他们有非常成功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与观众交流,值得国内相关领域同行学习、借鉴。”
布莱恩·斯道姆在讲述视觉叙事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媒体产品制作公司——媒体风暴(MediaStorm)公司主要制作多媒体影片,讲述复杂社会问题和人性故事,对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发出声音,启发受众对这些问题采取行动。媒体风暴公司引领了数字故事讲述模式的转变,他们的深度报道和音频、视频、交互性图表等的运用制作出了令人关注的、信服的纪实影片。媒体风暴公司同时开办工作坊、在线课程、编写教材等,培养新一代记者更好地使用数字手段讲述故事。(相关采访详见《中国摄影家》杂志2015年第10期74页特稿“报道摄影不需要拯救,而需要更好地实践”)
讲座中,布莱恩·斯道姆播放了一些媒体风暴公司制作的多媒体影片精彩片段,如《无定向的生活:爱荷华故事》(Driftless:Stories From Iowa)、《阴影余烬》(A Shadow Remains)、《用爱战胜恨》(Fight Hate With Love)、《长夜》(The Long Night)等等。其精准的摄影视觉把握,影片视觉冲击力度,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媒体风暴公司正在制作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拆除战争遗留地雷《幸存于和平时期》(surviving the peace),开场片段仿佛乡村歌谣般的笔调与地雷爆破的震荡形成强烈对比,引人入胜; 《拯救老兵》讲述帮助饱受战争记忆打击和煎熬的士兵从自杀等等心理困境中重拾生活信心与精神力量;与公益组织卢旺达基金会合作的《有图谋的罪》(Intended Consequences)记录了1990年代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中遭到强奸的妇女,与她们因强奸而生下的孩子的命运,并把视频链接放在各大网站上,可以直接接入基金会和进行捐赠; 《长夜》讲述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妓女,反映被迫卷入性交易的未成年人面临的危机和她们彻底改变了的不幸命运;《一千有余》(More than one thousand)讲述脊椎萎缩症的男孩与其父母的故事,凸显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与坚持……结合这些在国际上屡次获奖的多媒体影片,斯道姆为我们讲述了顶尖的新闻摄影记者如何重新定义他们讲述故事的一些方式方法,包括音频视频报道、多媒体出版物等;他们如何创作出既有新闻价值、又具市场效益的深度多媒体纪录片,以及如何通过宣传使作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他们的作品在当今读者注意力难以持续关注某一点的环境下,依然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赞誉。
斯道姆诚挚慷慨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场观众好评。虽然讲座时间安排在晚上,还赶上了雨夜,现场观众依然兴趣不减、非常认真。讲座之后的交流环节,观众积极提问,直到讲座结束主办方因场地原因督促大家离开还有年轻人追着布莱恩·斯道姆先生提问。

现场放映多媒体影片《爱荷华州故事》(Stories From Iowa)

布莱恩·斯道姆在讲述影片《阴影余烬》(A Shadow Remains)

布莱恩·斯道姆讲述《有图谋的罪》(Intended Consequences)

布莱恩·斯道姆回答观众提问
布莱恩·斯道姆讲座内容精彩摘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倾听、深挖他与众不同而又能够与他人共鸣的故事。在我们的作品里,曾经感动过我们的每一个画面、细节,人物的手、房间的摆设、空间、色调、镜头的选取和组合,时长的控制……都需要起到把人带入其中的作用,带入到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关系中。”
“你需要在开场几十秒或几分钟的短片中就吸引观众注意力,引起观众继续观看的兴趣。”
“客户会畏惧高额的制作费用,所以我们需要在几分钟的时长里面融入更加巨大的信息。”
“我们的工作流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先与被采访对象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能够获得信任接近和了解对方,才能够得到最真实自然的素材,而后才是整理编辑素材,这不是拍摄技术技巧的问题。”
“我们培育观众,比如建立博客,留言讨论互动”。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技术技能多高超,故事要具有代表性,没有好的故事和好的讲故事的方式是不行的,要触动人类内心,达到持久共鸣,这还是一件需要我们长时间专注投入去做的事情。”
文/李红霞 摄影/段琳琳
布莱恩·斯道姆简介
布莱恩·斯道姆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媒体产品制作公司——媒体风暴(MediaStorm)公司的创始人兼CEO。MediaStorm出版各种讲述人类状态的产品,提供先进的多媒体培训研讨会、课程,并与各种类型的客户合作,包括跨国企业(比如苹果和微软)、摄影记者、艺术家等。MediaStorm的故事和交互式应用获得了诸多荣誉,包括4次艾美奖(Emmys),5次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6次威比奖(Webby Awards),还凭借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获得了首届“阿弗莱德·杜邦奖”(duPont Award)。
斯道姆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获得新闻摄影硕士学位。从1995年到2002年,斯道姆是世界上第一位多媒体总监,在微软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中心(NBC News)创办的合资企业MSNBC.com任职,主要负责网站的音频、视频和摄影元素。斯道姆曾担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尤金·史密斯基金会、艾迪·亚当斯工作室、亚历克西娅基金会、 斯坦·卡什图片编辑工作室、卢旺达基金会、布鲁克斯研究所新闻学院等众多机构的顾问。他经常发表关于多媒体叙事的演讲。

《用爱战胜恨》(Fight Hate With Love) 制作:安德鲁·迈克尔·埃利斯/媒体风暴公司(Andrew Michael Ellis & MediaStorm)

《阴影余烬》(A Shadow Remains) 制作:菲利普·托莱达诺/媒体风暴公司(Phillip Toledano & MediaStorm)

《无定向的生活:爱荷华故事》(Driftless:Stories From Iowa) 制作:丹尼·威尔科特斯·弗雷泽/媒体风暴公司(Danny Wilcox Frazier & MediaSt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