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木兰围场”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圆满落幕
2016-09-24
9月24日傍晚,在摄影家整理交片、作品评议和作品分享会结束之后,“相约木兰围场”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在木兰围场风景区御道口牧场景区圆满落幕。
上午10:00-12:00进行了仅评委参加的封闭评议,他们就此次PK活动的中国和美国摄影家作品进行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谈到了许多国内风景摄影界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下午14:00-17:00进行了开放评议和作品分享会,有评委、摄影家、媒体、相关工作人员和当地摄影爱好者参加。会议由《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副主编李德林主持。6位摄影家分别介绍并阐释了各自提交的作品,谈到自己的拍摄想法和创作理念,也谈到自己对木兰围场的感受,7位专家评委则对所有作品进行了点评。之后进行了提问和交流环节,在场的摄影家、评委和听众分别就各自心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担任本次“木兰围场摄影家大PK”的评委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索久林、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于云天、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唐东平、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副主编金宁、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郭润滋、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副主编李德林。六位选手是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著名摄影家:美国艺术摄影师、出版商、《镜头》杂志(LensWork)创办人、主编布鲁克斯·詹森(Brooks Jensen),美国风光摄影师、作家和视频制作人道格拉斯·埃思里奇(Douglas Ethridge),美国艺术摄影师阿尔·达埃里(Al DaValle),中国风光摄影家王建军,加拿大中国摄影学会名誉会长段岳衡,浙江财经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邵大浪。
布鲁克斯·詹森(Brooks Jensen)采用了将两张互有关联的照片并置的方式,来展示他对木兰围场的印象和感受;道格拉斯·埃思里奇(Douglas Ethridge)更多的关注细节,以近距离观察的方式拍摄了有着诗歌意味的木兰围场景象;阿尔·达埃里(Al DaValle)的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大风景(Grand landscape)也有个人风景(Personal landscape),表现他对木兰围场宁静、安详的最初感受;王建军的作品主要采用了旋翼机航拍的方式,以俯瞰木兰围场的特殊角度描绘这里的牧场风景;段岳衡则运用了一些后期修图的技术,来展现他心中的木兰围场风景。邵大浪虽然并不擅长使用数码相机,但他以流露出自己中国文人情怀的特色照片赢得了赞赏。每个摄影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心中的影像概念,他们在短短3天中拍摄的这些作品角度新颖、面貌各异、各有所长,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作品分享会现场1 盛佳鹏 摄

作品分享会现场2 盛佳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