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汕头,中国感光工业的发源地,新中国第一张照相纸在此诞生。公元,中国摄影图腾式的符号,成就了无数的中国影像。
林希之,一位中国感光工业史、中国摄影史绕不过的潮汕人。
▲公元厂创始人林希之,资料
林希之,广东省潮安县人,祖父林月波是“太古南记”的创始人。1934年,林希之就读于汕头市私立英华补习学校。抗战爆发,林希之随家人到香港避难,在圣士提反书院续读。1941年林希之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
不久日寇进犯香港,学校停办,林希之返回汕头。1943年林希之在汕头创办私立岭梅补习学校,1946年林希之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8年林希之学成回到汕头。
林希之虽出身洋商家庭、就读于洋学堂,但并没有崇洋思想。相反,他对于旧中国科技落后、洋货充斥市场尤为痛心。中学时代的林希之就立下宏愿,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开创新纪元
1949年5月,林希之在太古南记办公楼设置了一间简陋的化学实验室,后来又在德兴路86号开设感光材料实验室。
1949年6月2日,新中国第一张原始氯素照相纸在该实验室诞生,1952年10月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张黑白照相纸,由此开创了国产感光材料的新纪元。林希之的大哥林敏之为实验室命名“公元”,郭明声亲笔题
▲公元实验室遗址(至平路),邓忠庭摄
▲ 林希之与合伙人郭明声、唐成文,资料
感光业起步
照相纸研制成功之后,林希之在商人郭明声、唐成文的资助下,扩大了公元实验室。1953年4月1日,郭明声以德兴路86号为厂房,成立“汕头私营公元摄影化学厂”,1954年改称为“公私合营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工厂成立之初,职工只有15人,郭明声任厂长,林希之任副厂长、总工程师。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投资扩建“公元厂”,将永安街的53间民宅纳入厂区范围,改造沿街建筑群,打通部分楼体,安装了1.1米宽的相纸涂布机,60米长的挂杆式干燥道,钡地纸涂布机、超级压光机、压花机等设备。
1955年5月“公元厂”迁至永安街,年产照相纸35万盒,后来又试制生产胶卷、人像胶片、印刷胶片、电影正片等产品。扭转了感光材料依靠进口的局面,产品还出口远销国外。
▲ 公元厂遗址(德兴路),邓忠庭 摄
▲公元厂遗址(永安街),邓忠庭摄
▲1954年7月1日,公元厂实行公私合营,资料
▲公元老厂生产场面,资料
▲ 公元厂贝地车间生产场景,蔡梓楠提供
▲ 公元厂职工在探讨生产工艺,蔡梓楠提供
▲1960年,公元厂锦蕊标兵班同事合影,邓忠庭提供
▲公元牌照相纸 ,全南海提供
▲ 上世纪60年代公元厂生产的“南方”产品,蔡梓楠提供
谱写新篇章
1958年,政府开始在护堤路建设“公元新厂”,并分期投产,1976年护堤路“公元新厂”初具规模。1980年永安街“公元老厂”开始迁往护堤路“公元新厂”。1984年10月护堤路“公元新厂”全面投产,永安街“公元老厂”全面停产,“公元厂”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上世纪80年代,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下设8厂1所4公司,分别为彩色感光材料厂、感光材料一厂、感光材料二厂、有机化学厂、涂塑厂、机修厂、电修厂、供热厂,感光化学研究所,公元感光材料经营公司、物资公司、特区感光化工公司、综合服务公司。厂区占地25万平方米,职工3400名。
▲公元新厂(护堤路),林剑芸摄
▲公元新厂生产场面,公元厂提供
▲公元新厂生产场面,公元厂提供
至上世纪80年代,公元产品已发展至黑白相纸、人相胶片、胶卷、X光胶片和印刷制版胶片等五大类43个品种,相纸产量居全国首位。除国内销售外,产品出口亚、非、拉、欧等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感光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至1989年,“公元厂”先后开发产品63项,其中17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5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黑白胶卷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银质奖章, 34个产品获得轻工部和广东省的优质产品奖。1991年轻工业部感光材料评比中,公元牌彩色胶片和黑白胶片同获第一名。第二届北京博览会上,公元牌彩卷获国内同类产品的唯一金奖。
▲公元牌系列产品(民用部分),公元厂提供
▲公元品牌获誉无数,公元厂提供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当大国重器一次次点燃我们的民族自豪,当创新成果实实在在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该忘记林希之先生。他和老一辈公元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所创造的工业奇迹,将激励潮汕人摄影开创影像新纪元!
▲1963年公元厂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蔡梓楠提供
来源|世界潮人摄影
京ICP备19002733号-1 / Powered by chinaphoto.net.cn Copyright © 2009-20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 电话:010-64959004 / 杂志投稿邮箱:zgsyj@chinaphoto.net.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1号
电话:010-64959004
杂志投稿邮箱:zgsyj@chinaphoto.net.cn
Powered by chinaphoto.net.cn Copyright © 200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