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说》-心如是,像如是

2011-12-27

 

 

    作者:王征等 中国图书出版社2011年11月 定价:80元

 

    像说,说像,像之说,众说像……

    这是几位摄影界的“爷儿”们之间关于影像本体的谈话与试验……

    说他们是“爷儿”们,一是指这几位的性别,有相同种类却看不出相互排斥的荷尔蒙;二是称他们都是中国当代摄影界中无法绕过的、可圈可点的“人物”,都极具张力与引力;三是说这些走过“不惑”乃至“知天命”之年的中生代摄影家和理论家,在“惑”与“知”之间对影像徘徊思考,且有不惧否定自己并公之于众的勇气。

    这本书收录了于德水、李杰、李胜利、潘科、王征五位著名摄影家的100幅黑白系列摄影作品,同时邀请刘树勇、李树峰、藏策等中生代摄影评论家进行访谈,汇编成7万多字的文字记录。

    刘树勇从影像本体出发,以“刀子的制作和用处”这个绝妙的比喻,阐释了摄影的本体是语言而非功用的道理;李树峰则从影像语言的角度揭示了影像制造中“学术方式”和“诗性表达”的两条路径;藏策以语言符号学的方法切入影像,用能指/所指和本义/转义等概念彻底破解了“内容”与“形式”之谜,分析了影像语言的编码规律以及心灵与影像之间的话语关系;于德水的“挟裹私货”、李杰的“干净影像”、潘科的“似是而非”、李胜利的“内核空间”以及王征的“灰带言说”……无不向我们展示着这些摄影精英们是如何回到影像本体的,以及他们深究影像的真诚、又是如何行走在“创作-反观-重建-创作”的路径之上……这也许正是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社会信息传播中应有的如实状态。不知这是否应了“经是佛言,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定不相违”之论。

    为保持诸位大家或谈或论时的原声形态,在将这些声音印成铅字时,作者王征等保留了口语化的成分,并未刻意浓缩精华、体现严谨。那些故意保留的每个人显现的性格、谈话间的状态、或是某位的口头禅,可能都会令我们在阅读时露出会心一笑,由此是否可以反观及映照当前业界的另一种生态……

    像王征这样工作的摄影师在中国不多,他的那些调查表,那些记录下来的口述史,这些我们眼前的影像,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记忆。记忆是会改变的,会随着记忆人的现实经历和心境改变,因此,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姿态记录,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王征提示我们去思考摄影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