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摄影:卓军)
9月12日,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在中国摄影家协会6楼多功能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国展正式启动。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被广大摄影人亲切地称为“国展”。今年恰逢国展创办55周年。本届国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佛山市南海三十九度艺术空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展览中心承办。展览定于明年“五·一”在中国南海·第五届“珠三角休闲欢乐节”期间举办首展开幕及颁奖仪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评奖处处长罗江华,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副主席邓维、李伟坤,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高琴,佛山市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谭国洪,副局长周晓勇,佛山市南海三十九度艺术空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新明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瑶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国展”落地广东南海,即将掀开“国展”历史新的篇章,我们将藉此展示全国摄影家的激情创造,展示摄影艺术的巨大魅力,展示中国摄影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佛山市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谭国洪表示,承办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这种国家级的文化盛事,必将能更进一步通过文化的融入来引领南海产业的提升,扩大南海文化建设的整体对外形象。真诚邀请大家相聚南海,到南海来观光旅游、采风创作!
据悉,本届国展将于即日起在全国各大摄影媒体发布征稿启事,截稿日期为2012年12月15日。据展览组委会有关人士介绍,与上届国展相比,本届国展在征稿规则上进行了多项重要调整:一是增设了多媒体类评选;二是对作者来稿总量做出限制;三是作者须在投稿前上网注册。
青年类谢幕、“多媒体”登场
2011年创办了“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为了避免奖项重合、雷同,同时也是为了支持“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这一品牌的成长,本届国展取消了青年类的奖项设置。
多媒体作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在大众接受信息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备受业界瞩目。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全世界的媒体、摄影师都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本届国展首次增设了多媒体类评选,这体现了国展对于当今媒介融合大趋势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是对国展来稿分类科学性、严谨度的一次大胆探索,为多媒体评选规则的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作出贡献。
来稿限幅数、投稿须注册
本届国展对作者的来稿总量做出了限制,规定每位投稿者共限投10幅(组)作品。出台此项规定旨在引导广大摄影人专注于作品质量的提升,而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多投照片增加入选概率。另外,海量来稿还给主办方的登记和评选工作造成很大压力。“限投”让评委从初评的“照片汪洋”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更多精力专注于入围作品的终评。
关于投稿方式,本届国展依然坚持只收纸质照片的原则。与以往不同的是,所有作者在投寄稿件之前须在网上注册专用ID号,将联系方式、作品标题及图片说明等信息上传并生成带有ID号码的参展表,自行打印参展表并粘贴于投稿照片背面。此外,还要将参评作品电子文件(低精度)上传到自己的投稿账户以备组委会调用。此项新规意在提高来稿登记效率,对“来稿限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搭建主办方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对于“国展”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作出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态度很明确、违规要受罚
根据近年来出现在一些摄影展览、评奖活动中的严重违规事件,特别是23届“国展”期间出现的涉嫌剽窃事件、多名作者违规被取消入选资格等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摄影行业道德建设、摄影人专业素养提高,在本届“国展”征稿细则中反复强调了组委会对于违规行为的态度,并且明确了惩罚的措施。
针对著作权侵权问题,征稿细则中明确指出:“参评者应保证其为所选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参评者还应保证其所选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入选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针对纪录类作品影像真实性问题,征稿细则中不仅对相关概念和定义作出了严谨的表述,同时强调了“违规”的后果:“主办方对不能按要求提供合格原始影像文件的纪录类入选作品实行“一票否决”。”
针对作者使用“网名”、笔名投稿等情况,征稿细则中关于署名问题要求:“参评者应实名投稿。主办方依据投稿人注册的姓名进行评选、颁发入选证书、奖杯。”
征稿细则中还强调了对于来稿内容的法律道德约束,为使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更明确了对于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等情形),一经发现将取消入选资格。主办方将根据违规情节,给予取消参评及入选资格、两年以上直至终身禁止参加中国摄协主办的展览影赛的处罚。”
“组织工作奖” 规则有调整
本届国展“优秀组织工作”荣誉称号评选规则有如下调整:
考虑到各级摄影组织在规模、实力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体现这项评选工作的公平和公正,评选对象由“全国各级摄影组织”改为“中国摄协团体会员单位”。
为了鼓励竞争,缩小各单位之间的分值距离,本届“组织工作奖”增大了评分的分值。
为了使各单位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展开“国展”投稿发动工作,关于积分的项目里特别增设了一条:“在征稿阶段积极开展辅导讲座、创作采风、承接“国展”巡展等组织发动工作,每项活动积60分”(相当于获得1幅铜质收藏作品的积分)。
为了激励更多摄影人参与国展,规则规定:“集体来稿作者,每人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