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第一部分)

2014-08-2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摄影家》承办的“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于2014年8月24日至9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形象阐释了“中国梦”。近两年来,“中国梦”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国家和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共同理想的全新阐释与形象表达;敏锐地捕捉和反映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想,以文艺的方式抒写中国梦,表现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艺术创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文艺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文艺创作塑造中国梦,应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开阔的历史视野,鲜明的未来指向,清晰的价值观判断,把人类追求最广泛的自由、平等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理念,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理想艺术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中国梦在世界思想文化中的独特性,表现出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艺创作塑造中国梦,应当遵循艺术规律。从艺术的自身规律出发,充分遵循艺术的审美特性,这是文艺创作抒写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把个人情感体验和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用不同的想象方式、生动的艺术语言来讲述好中国故事,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才能促进人们对中国梦精神价值的审美认同。
    摄影,因其相对的客观性,更容易走进历史;因其直观和快捷,更容易凝冻形象;因其现场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因其选择性,能够体现价值走向;因其瞬间性,能摄取事件、人物和发展过程的典型细节,成为了抒写中国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汇聚正能量,抒写中国梦,也是中国摄影家的摄影之梦。
    “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自2014年1月开始征稿,到6月15日截稿,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12000幅(组);与此同时还向近200位摄影家约稿。经过认真的初评、复评,最终确定了240幅(组)作品参展。本次展览力求以历史眼光,观察中国人的当下生活,作出影像化的提炼和纪录;力求以中国人的主体精神,呈现中国自然、社会和人的客观面貌,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掘中国精神,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进程中梳理和呈现出中国道路。
    本次展览是影像“中国梦”的一次总结,“中国梦”摄影可以有无数的机位、无数的瞬间、无数的角度和无数的专题来表现。我们希望广大摄影人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主体对象,以赤子捧心的热忱,深刻认识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深切体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情感所在,拿出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作品,搭建起民族影像记忆的长河!
  •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图片提供:CFP 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 “蛟龙号” 图片提供:CFP 2012年6月22日,“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实验,安全返回母船。
  • 备年货 王国强 摄 2008年,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当地年轻人身背年货,走在回家的路上。
  • 欢乐一家子 王巽庠 摄 2010年6月17日,雨后的上海世博会亲水平台,一家三口以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和太阳谷为背景拍照留念。
  • 夜色卢沟桥 李志明 摄 2012年5月5日,北京丰台卢沟桥,夜色中参观游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 寻梦 刘红根 摄 2011年9月21日,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天刚刚亮,湖面上蒸腾的雾气在火红的阳光映衬下,如梦似幻,一群摄影人在自由拍摄。
  • 晨曲 赵华 摄 陇县人耍社火、看社火是最重要的“年饭”。2008年2月21日农历元宵节,陕西省陇县塄底下镇的大路上,赶往县城观看社火表演的人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前行。
  • 放学的孩子 崔松歌 摄 2014年4月2日,新疆阿克陶县,塔吉克孩子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 放学路上 苏桂文 摄 2013年4月17日,内蒙古林西县实验小学门前挤满了接学生的家长,一位穿黑色羽绒服的老人骑电动三轮车接上三个孩子走在春雪纷扬的路上,车上孩子们挤在一起看书。
  • 工间休息 占有兵 摄 2011年1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女打工者在无尘更衣室休息,工间休息每次1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精密的电子产品都是在无尘的洁净车间内生产出来的,为了控制来自人体的污染,工人要穿专用的无尘防静电衣,戴无尘帽和口罩,手上戴胶手套,穿无尘鞋。当流水线开动起来,打工者要不停地处理前一个工序送出来的货,不能离开。在生产线运行一个小时后,想离开工位的打工者才能提出请求,从组长处领一个离岗证,去上厕所或者喝水。
  • 车展 姜铭林 摄 2010年6月,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展。
  • 小区里的油井 郑本成 摄 2013年7月29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城区某小区绿地里的抽油机。
  • 神九飞船 图片提供:“神舟九号”飞行组 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在空中留影。
  • 筑巢 姜明灯 摄 2012年,川西藏民建造民居。
  • 苗家绣女 蒋艳 摄 2011年11月,贵州省凯里市郎德苗寨,一名苗家女孩在刺绣。
  • 劳作 夏伟 摄 2011年4月29日,浙江龙泉青瓷厂,女工在车间劳作。龙泉市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表明,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 农家忙秋 夏伟 摄 2010年11月5日,深藏在海拔1000余米群山中的浙江省龙泉市屏南镇,这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陈列着南瓜。屏南镇种植南瓜的历史和山民生活的历史一样久远。南瓜可做菜、煮粥、晒成南瓜干,混入面粉、稍作加工,也可制成南瓜饼。
  • 收获的季节 高国良 摄 2011年9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祖祖辈辈靠海为生的渔民,根据海的潮汛,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担着满筐的蛏子,体会丰收的喜悦。
  • 花脸娃娃 夏晓芳 摄 2011年11月23日,浙江省遂昌县蔡源乡大柯村组织文艺晚会,丰富乡亲们的生活,几个孩子自告奋勇表演京剧,画上脸谱,还真有几分模样。
  • 暑假球场 夏晓芳 摄 2013年7月20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举水乡中心小学的操场在整修,篮球场上堆放着建筑材料,但这阻挡不了孩子们对篮球的热爱,虽然条件简陋,他们依然乐在其中。
  • 步步高升 潘正光 摄 2012 年6 月9 日,为保障无锡地铁一号线按时开通, 国家电网无锡供电公司组织100 多名员工对500 千伏 梅里线三基铁塔进行迁移改造。
  • 捍卫祖国 刘应华 摄 2012年8月16日,歼-10战斗机武装警巡途经西藏念青唐古拉山旁的圣湖纳木错。
  • 夜战 李文成 摄 2013年7月3日,湖南永州火车站内,铁路工程公司在更换站内钢轨。
  • 深圳 王琛 摄 2012年9月,高空俯瞰深圳。
  • 南水北调中线鲁山县辛集段 张金保 摄 2013年5月10日,空中俯瞰南水北调中线鲁山县辛集段。河南省鲁山县位于豫西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而今,南水北调工程又穿过这片土地,为它增添了新的神奇色彩。
  • 工地圆舞曲 李文成 摄 2008年3月16日,湖南铁路湘桂线改造,铁路工程公司在铺架吊装施工设备。
  • 昆明第一高楼上的农民工夫妻 李一波 摄 2013年7月6日20点43分,云南昆明昆钢科技大厦。下班后换洗干净的夏禄应和王碧琼夫妇,让我在他们参与建设的昆明最高楼上给他们拍张合影带给孩子,让孩子看看漂亮的昆明夜景。夏禄应和王碧琼,四川盘溪县下东乡金凤滩村人,都是48岁,两个孩子在大学就读,现工作在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昆钢科技大厦工地,月收入各5000元左右, 是全家唯一收入来源。在外打工16年,除供两个孩子读书外,在家也盖起了三层小楼。城市在他们手中发生变化,他们也通过勤劳的双手使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
  • 凌空 郭继光 摄 2014年3月12日8时20分左右,站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大楼125层拍摄点俯瞰,此时,环绕着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三座摩天大楼的云雾逐渐消散,119层的施工作业面渐渐显露,脚手工正在搭设施工安全脚手架,为下一道钢梁吊装做准备。88层的金茂大厦在云层中忽隐忽现,景色壮观,犹如仙境。
  • 青岛胶州湾大桥 赵鲁英 摄 2011年6月29日,胶州湾大桥横跨大海,穿云破雾,气势恢宏。胶州湾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2011 年上榜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美国《福布斯》杂志,荣膺“全球最棒桥梁”称号。
  • 筑梦 图片提供:东方IC 014年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河南少林塔沟武校的功夫小子们在开幕式上表演压轴节目第二篇章《筑梦》。
  • 矮寨大桥施工 张瑾 摄 图片提供:CFP 矮寨大桥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境内,是目前世界峡谷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 长 1176 米,跨高 350 米,为四车道高速公路,始建于 2007 年 10 月,2012 年 3 月 31 日通车,创造了跨峡谷悬索桥、“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和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四个世界第一。图为2011年8月21日,矮寨大桥施工现场。
  • 首列武广高铁驶出武汉 周国强 摄 2009年12月26日9 时,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武汉至广州北的G1001 次列车,从新落成的武汉市火车站驶出。
  • 嫦娥三号在西昌发射升空 张桐胜 摄 2013年12月22日凌晨,在地面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完成互拍后,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分别继续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视勘察,在迎来第一次月夜前争分夺秒进行科学探测。
  • 锡崖沟挂壁公路(组照) 李前进 摄
  • 锡崖沟挂壁公路(组照) 李前进 摄
  • 踏雪寻梦练铁翼(组照) 孙佺泽 摄
  • 踏雪寻梦练铁翼(组照) 孙佺泽 摄
  • 改变地球的人们(组照) 许哲 摄
  • 改变地球的人们(组照) 许哲 摄
  • 修复长城 陆建成 摄 2012年8月,北京怀柔区河防口长城。该段长城的修复施工难度很大,完全靠人扛骡驮,用时两年多才完成东西两段长城的修复。
  • 光绘司马台 李经启 摄 2007年8月,司马台长城。1987年,司马台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十八大农民工代表 金立旺 摄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6名农民工党员进入代表行列,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上。回首10年,作为一个群体,农民工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也日益活跃。
  • 接力营救 陈奕启 摄 2008年,我国南方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大批旅客滞留广州。在广州火车站,一名旅客晕倒,众人托举,接力营救。
  • 监督 王熙维 摄 2008年11月3日,四川邛崃油榨乡马岩村通过新村发展议事会,推行“五人监督章”民主理财新模式,是该村村民自主决定重要事情的体现。
  • 免除农业税 游泳 摄 2006年5月27日,江西宜春农民欢庆免除农业税。
  • 乡村选举 沈标桐 摄 2005年5月,浙江绍兴县安昌镇乡村选举现场。
  • 代理妈妈牵手留守儿童 程学虎 摄 2011年5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代理妈妈”与结对留守儿童深情拥抱。百余名志愿者与100多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她们将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 免费书本 解海龙 摄 2007年,贵州开阳县,山区小学生领到免费书本。
  • 最美妈妈 图片提供:CFP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杭州市滨江区一住宅小区,一个女孩突然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用双手接住孩子。女孩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却撞成粉碎性骨折。图为吴菊萍(右)和妞妞、妞妞妈妈在一起。
  • 最美女教师 图片提供:CFP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四车连撞,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拉开两名学生后,自己被碾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的壮举感动了全国网友,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 道德模范郭明义 苏仲闯 摄 20年来,普通矿工郭明义坚持义务献血,以“雷锋精神”为荣,乐于助人,不图回报。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 图片提供:《解放军画报》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
  • 守护湿地 逯云峰 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苇场小学教师李启文,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广袤的三江湿地,曾被黑龙江省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2009年生态中国贡献奖。图为2012年5月,李启文在鹤岗苇场湿地巡视。
  • 农民工肖像(组照) 雷佳民 摄
  • 自信的农民工 支箭 摄 2009年3月4日,上海浦东建设世博馆的三位青年农民工,他们来自四川、安徽农村,用辛勤的劳动为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献爱心 邓炳臣 摄 2008年4月22日,89岁的杨竞霞女士帮老伴吴士宣(离休老干部)实现了遗愿,将老两口省吃俭用积攒下的10万元捐赠给希望工程,并捐建了两个“宣霞希望工程班”。
  • 无偿献血 董晓伟 摄 2007年9月初,吉林省长春市文化广场,人们踊跃无偿献血。
  • 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 刘应华 摄 2008年5月13日凌晨,汶川救灾现场,成都军区官兵冒雨用身体搭建人梯,运送担架,搀扶伤员,组成一条生命通道,为营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 利比亚撤侨 沈玲 摄 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国务院迅速启动国家涉外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从2月22日至3月5日连续12天将分布在利比亚各地的35860名受困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出。图为2011年3月4日上午,中国空军执行利比亚撤离行动的四架大型运输机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287名同胞回到祖国怀抱。41岁的中国水电二局工人一下飞机,情不自禁跪倒在地,亲吻祖国大地。
  • 追赶幸福 邹苏斌 摄 2012年9月15日,上海一对“80后”年轻人选择自行车迎亲的方式举行婚礼,既低碳环保,又勤俭节约。
  • 因为爱情 陈晓东 摄 2014年3月2日,河南郑州上演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患上恶性肿瘤、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90后女孩冯颖与男友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冯颖住院时与男友杨海斌在网上相遇,因为爱情,这对90后情侣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举办婚礼,上千人自发前往送上祝福。婚礼结束,一直跟随的医护人员为新娘测量血压,知道一切正常的新娘高兴得合不拢嘴。5月6日,冯颖在北京天坛医院进行第二次开颅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 鲁甸地震救援现场 李善明 摄 图片提供:东方IC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救援人员进入震中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紧急救援。
  • 为中国喝彩 王文舵 摄 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图为观众为中国运动员喝彩。
  • 苦练 李隆德 摄 2010年,四川眉山消防支队士兵负重100多斤进行日常训练。这支消防支队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表现出色,功勋卓著。
  • 戍边卫国 魏建顺 摄 2014年1月4日,黑河段黑龙江冰面温度低至-35℃,驻守在这里的黑龙江军区某边防团“黑河好八连”执勤哨兵李泽钰、冯旭不畏严寒,坚守在哨位上,为祖国站岗。边城黑河被誉为“中俄之窗、欧亚之门”,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地处北纬50度线上,是我国著名的高寒区,冬季有6个多月,最冷时,界江气温低至-50℃,冰层有5米多厚。
  • “环京赛”筑梦鸟巢 魏晓昊 摄 2013年10月15日,伴随着130多名车手大团冲过位于北京鸟巢的终点,第三届环北京公路自行车职业巡回赛正式落幕。
  • 人生转折 康关福 摄 2010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图为一名父亲与将要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的儿子告别。
  • 上海来的大学生村官 吴旗 摄 2013年3月31日,江西省宜春市大学生村官联合会推选方月萍为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村官”活动候选人。方月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工作,后放弃高薪和上海户口,来到宜春市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当村官。
  • 我的护工母亲 朱骏 摄 我的母亲是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工,曾被医院后勤系统评为“动之星”。母亲很支持我的学习和工作,在我遇到挫折和感到迷茫时,是母亲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走过了一个个关口。而今,我终于实现了摄影记者的梦想。图为2013年4月母亲在医院留影。
  • 闻法则喜 刘光中 摄 2000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税务人员送法进村,村民老太婆闻法则喜。
  • “红军桥”上话当年 谢树人 摄 2008年10月16日,四川江油市青林口镇“红军桥”。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进驻江油,在青林口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政权。为纪念红军进驻青林口、缅怀红军先烈,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青林口镇中心的这座古廊桥修缮后更名为“红军桥”(并在桥头楼上高悬横匾,上书舒同亲笔的“红军桥”)。
  • 排练中的北京轮椅舞蹈队 张旭 摄 北京市轮椅舞蹈队组建于2008年,现有队员由16名肢残人和12名伴舞志愿者组成,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2岁。他们从零开始,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国标及民族舞基本知识,逐渐创编出独舞、混合舞蹈、集体舞等形式的舞蹈。近几年,他们在国际轮椅舞蹈公开赛、达人秀等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图为2013年9月,舞蹈队集中训练和排练。
  • 最后的军礼 唐明珍 摄 2013年11月,正值福建省三明市武警支队九中队老兵退伍季,一组退役老兵离开营房经过他们曾经值守的哨位时,列队向哨位敬上最后一个军礼,热泪盈眶,场面感人。
  • 西气东输 胡国林 摄 图片提供:CFP 2009年11月16日,西气东输二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隧道全线贯通,施工人员在江西瑞昌市长江盾构隧道出口处欢呼。
  • 冰雪边关铸军魂 盖旭辉 摄 2013年春节期间,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沈阳军区边防驻漠河某边防团正在午夜巡逻。
  • 最美乡村医生 贺延光 摄 2011年2月12日,云南怒江州福贡县,邓前堆医生从高30多米、长120多米的溜索上滑过,为村民出诊看病。2011年11月,怒江拉马底村“幸福桥”建成。
  • 香港 黄松辉 摄 2012年6月,夕阳余晖下的香港尖沙咀海边。
  • 老红军的心愿(组照) 冯建新 摄
  • 老红军的心愿(组照) 冯建新 摄
  • 红色中国系列(组照) 郭建设 摄
  • 红色中国系列(组照) 郭建设 摄
  • 石油工人群像(组照) 林国瑞 摄
  • 石油工人群像(组照) 林国瑞 摄
  • 重走长征路(组照) 宋刚明 摄
  • 青藏铁路 王守明 摄 2005年3月12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谷露乡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一位藏族女孩冒雪观看铁路施工。
  • 重走长征路(组照) 宋刚明 摄
  • 照顾烈士母亲30年的人(组照) 郭锋 摄
  • 照顾烈士母亲30年的人(组照) 郭锋 摄
  • 旦珍回家(组照) 付春来 摄
  • 旦珍回家(组照) 付春来 摄
  • 又见光明 (组照) 付春来 摄
  • 又见光明 (组照) 付春来 摄
  • 又到春花烂漫时 林秋钦 摄 2011年3月5日,福建省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碧桃园,许多游人前来争睹桃花盛开的美景。碧桃园是福建省最大的一个桃花园,占地30亩,园内有1000多株从外地引进的观赏桃花,有粉红、白和深红三种颜色。
  • 走过花季 马春霞 摄 2004年3月31日,十多位老姐妹一起到山东荣城梨园赏花。
  • 春耕 车刚 摄 2012年的春耕仪式上,藏民们展示了新型耕地工具。过去的春耕是二牛抬杠,而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 西电东送 唐荣沛 摄 图片提供:CFP 2009年6月4日,黑龙江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人在800千伏向上线湘西龙山县白羊乡立塔施工。
  • 欢欢喜喜过大年 杨元惺 摄 012年春节期间,山西长治,百姓欢天喜地过大年。
  • 迈步明天 李纯斌 摄 2010年8月7日是彝族“立秋节”,在云南昆明寻甸县马街,一位彝族母亲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去“赶秋”。
  • 春天的收获 巴义尔 摄 春天是内蒙古五畜接羔收获的季节,人们用各种办法帮助五畜生产、养活幼崽。图为201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苏妮花日母女在黄昏时分把带羔的羊群赶回家。
  • 冰雪梦界 蔡征 摄 2013年4月29日,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湿地。
  • 海岛恋歌 靳秀海 摄 2013年6月,山东威海,守岛战士和登岛探亲的爱人手牵手走向哨位。
  • 梦想·新生·第二春 成贵民 摄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1.6万多户家庭解体,震后十年间,这些破损家庭重新组合成8000多户新家庭。1978年,翟继昶带着9岁的儿子,田凤华带着5岁的儿子组成了新的家庭。图为2014年6月7日,翟继昶一家人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留影。
  • 天路列车联欢会 贺瑞明 摄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北京西--拉萨的T27/T28次列车全程运行3761公里,由于运行时间长,列车乘务组在车厢内组织各种活动,消除旅客疲惫和无聊。
  • 幸福时刻 匡林华 摄 2013年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两名博士生携子毕业,和家人一起分享幸福时刻。
  • 藏族雪顿节 刘慧 摄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藏历每年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期间,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来到罗布林卡公园,搭起帐篷,铺上地毯,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享受节日的欢乐。图为2013年8月22日西藏拉萨罗布林卡公园里踢球的少年。
  • 闹与静的交响曲 肖佳 摄 2012年7月,湖南株洲醴陵状元洲,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 黄河小浪底水库 张晓理 摄 2007年6月19日,黄河小浪底大坝两个排沙洞同时开启,放水量达每秒2600立方米,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正式开始。
  • 大山之子 李光恢 摄 2005年8月17日,第四届国际彝学会暨中国彝族第二届毕摩文化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召开。图为美姑县峨曲古片区,情歌王子曲比果果和他的孩子。
  • 百年好合 宁舟浩 摄 2013年11月25日,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五星村,老两口(阿公罗开明,104岁;阿婆吴关风,105岁)在海边散步。当年阿公和阿婆到海边是为了生计,阿公在船上捕鱼,阿婆在岸上拖网。
  • 城里的作业 伍冬耀 摄 2011年4月1日晚,广东省江门市白石丽苑社区,34岁的林杰在自己的摊位上辅导大女儿学习。小林夫妇来自江西省萍乡市,两个女儿原为留守儿童,林杰一年多前把她们接来江门,带在身边抚养。大女儿通常白天上学,放学后直接到小摊学习。虽然条件简陋,但可以一边做生意,一边辅导女儿功课,林杰已非常满足。
  • 学雷锋 盖旭辉 摄 2009年,辽宁抚顺雷锋团官兵开展“学雷锋”活动,清理抚顺“雷锋号”公交车。
  • 鱼塘上的音符 林劲民 摄 2011年10月27日,工人们在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河西片区的一个虾塘上搭建保温棚,他们先围着虾塘打一圈矮小的木桩,然后搭棚架,拉钢丝,待气温下降时,在大棚上铺上聚酯膜。中山市板芙镇是水产对虾养殖之乡,虾塘的养殖户为应对入冬时对虾怕冷的问题,发明了在虾塘上搭建冬棚的防寒保温方法。
  • “女模特” 朱兴鑫 摄 2014年6月13日,广东省东莞市一处步行街,“女模特”穿着流行服饰吸引消费者注意。
  • 中国赫哲族的幸福生活 庄艳平 摄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改革开放后,赫哲人的生活融入了更多现代气息。图为2010年8月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人自古以来居住的地窨子。
  • 台下 戎成 摄 2010年9月的一个晚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外来务工人员安排了一场文艺晚会,精彩节目吸引着台下观众,特别是蹲在台前的一群小观众,看得非常入迷。
  • 乡亲聚会 何元华 摄 2010年6月,四川三台郪江古镇大型传统庙会上,上万乡亲来此游玩并观看表演,热闹非凡。
  • 休闲 钟盛 摄 2010年6月,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上,一群年轻人牵着自己的爱犬漫步在金色沙滩上,神采飞扬,个性彰显。从驾车出游到带狗出游,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