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第二部分)

2014-08-2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摄影家》承办的“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于2014年8月24日至9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形象阐释了“中国梦”。近两年来,“中国梦”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国家和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共同理想的全新阐释与形象表达;敏锐地捕捉和反映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想,以文艺的方式抒写中国梦,表现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艺术创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成为文艺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文艺创作塑造中国梦,应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开阔的历史视野,鲜明的未来指向,清晰的价值观判断,把人类追求最广泛的自由、平等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理念,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理想艺术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中国梦在世界思想文化中的独特性,表现出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艺创作塑造中国梦,应当遵循艺术规律。从艺术的自身规律出发,充分遵循艺术的审美特性,这是文艺创作抒写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把个人情感体验和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用不同的想象方式、生动的艺术语言来讲述好中国故事,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才能促进人们对中国梦精神价值的审美认同。
    摄影,因其相对的客观性,更容易走进历史;因其直观和快捷,更容易凝冻形象;因其现场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因其选择性,能够体现价值走向;因其瞬间性,能摄取事件、人物和发展过程的典型细节,成为了抒写中国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汇聚正能量,抒写中国梦,也是中国摄影家的摄影之梦。
    “中国人 中国梦”摄影艺术展,自2014年1月开始征稿,到6月15日截稿,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12000幅(组);与此同时还向近200位摄影家约稿。经过认真的初评、复评,最终确定了240幅(组)作品参展。本次展览力求以历史眼光,观察中国人的当下生活,作出影像化的提炼和纪录;力求以中国人的主体精神,呈现中国自然、社会和人的客观面貌,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掘中国精神,在日常生活和社会进程中梳理和呈现出中国道路。
    本次展览是影像“中国梦”的一次总结,“中国梦”摄影可以有无数的机位、无数的瞬间、无数的角度和无数的专题来表现。我们希望广大摄影人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主体对象,以赤子捧心的热忱,深刻认识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深切体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情感所在,拿出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作品,搭建起民族影像记忆的长河!
  • 爱心传递 杨瑛毅 摄 2012 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过年行通济活动。
  • 回家的心情 曾永华 摄 2014 年1 月15 日,成都火车站,在异乡务工的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过年。
  • 努力吧我的同学们 鲁晓龙 摄 2011 年6 月9 日高考当天,已获得保送上大学的女孩,高举着标语口号 在考场外为同学加油助阵,期望他们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
  • 雪中送菜 李茁 摄 2013 年2 月5 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一个普通菜市场的入口前,当时 正值早晨,风雪交加,一对小哥俩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满载一车蔬菜, 顶风冒雪往市场赶。为了城市居民在冰雪天儿吃上可口的蔬菜,许多像 小哥俩这样的“小人物”在默默地辛勤工作。
  • 与阳光赛跑 梁伟明 摄 2013 年9 月19 日早上,深圳湾公园内市民跑步、骑自行车锻炼身体。
  • 晨练 梁卫东 摄 2013 年8 月13 日早晨7 点,四川省彭山市民在位于彭山县的彭祖广场 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健身操。享有“长寿之乡”美誉的 四川彭山县,人口33 万,百岁以上的老人36 人。每天早晨,来自“长 寿之乡”的中年舞者们伴随音乐、迈动舞步、享受快乐。
  • 繁荣的农贸市场 谢卫东 摄 2012 年4 月,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农村建设使城乡一体化,农村的农贸市 场如今也像城里的菜市场一样人来人往,一派繁荣兴旺。
  • 寄望 张之铭 摄 2014 年4 月2 日,湖北省武当山脚下,祖孙三人在公园里乘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观念已深深扎根在长辈们心里,寄希望于后代,亘古不变。
  • 打“磨秋” 徐龙 摄 2014 年2 月14 日,广西沿边高山苗寨,孩子们在玩“磨秋”。这种游 戏类似“跷跷板”,木桩是当地一位木匠用最原始的木材在村口山崖边 制作完成的,村口山崖边也是孩子们的唯一游戏场所。
  • 快乐在线 熊贵知 摄 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农村的孩子就像来自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他们的生 活充实而快乐,充满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图为2007 年12 月1 日,福建 省浦城县仙阳镇太平村的孩子们在跳皮筋。
  • 大连人(组照) 初忠礼 摄
  • 雨中笑脸 郑本成 摄 2011 年10 月27 日,浙江省龙泉市龙庆高速桥梁预制工地上,工人师傅 在预制桥梁中躲避雨水。
  • 大连人(组照) 初忠礼 摄
  • 寻梦长安电子厂·女工(组照) 黄晓丽 摄
  • 寻梦长安电子厂·女工(组照) 黄晓丽 摄
  • 金晶的“后奥运”生活(组照) 贾婷 摄
  • 金晶的“后奥运”生活(组照) 贾婷 摄
  • 来自新疆的职业人(组照) 库尔班江·赛买提 摄
  • 来自新疆的职业人(组照) 库尔班江·赛买提 摄
  • 来自新疆的职业人(组照) 库尔班江·赛买提 摄
  • 广东瑶寨孩子的梦想(组照) 梁厚祥 摄
  • 广东瑶寨孩子的梦想(组照) 梁厚祥 摄
  • 慕士塔格峰下柯尔克孜人的生活 李树峰 摄 2012年6月30日,新疆喀什阿克陶地区慕士塔格峰下柯尔克孜人帐篷内的生活。  
  • 江西省井冈山市三湾村的大学生村官(组照) 庞立平 摄
  • 江西省井冈山市三湾村的大学生村官(组照) 庞立平 摄
  • 火车上的中国人(组照) 王福春 摄
  • 火车上的中国人(组照) 王福春 摄
  • 彝族火把节 李焕生 摄 火把节是彝族重要节日,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节期三天。 2006 年火把节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2008 年8 月云南省民 族村火把节现场。
  • 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 张建生 摄 2011 年12 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国家 博物馆隆重举行。
  • 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追梦者 刘兴华 摄 栾贵明是我国著名文献学家,1985 年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计算机 室(1989 年改为中国社科院计算机室)并任主任,从事中国古典文献数 字化工作,2000 年创建汉字文史资料库,实施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工程。 图为2014 年5 月31 日,栾贵明先生在北京畅谈他的研究成果和未来规划。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图片提供:CFP 2012 年12 月10 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中 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莫言获得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
  • 英歌舞 蔡焕松 摄 2014 年2 月2 日,广东省惠来县城郊的农民半夜起来化妆,准备天亮时 跳当地英歌舞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图为农民化妆后抓紧时间休息。
  • 唐卡艺术大师银交加 孔蓉 摄 2014 年6 月2 日,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下寺,青海热贡唐卡艺术大 师银交加(法名嘎藏加措)。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 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建筑彩画、图案、沙画、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 2006 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幸福家园 赵登文 摄 2014 年3 月,新疆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一家人在山区精心照料自家羊群, 有了羊群就有了自己的家园。
  • 奔腾 罗品禧 摄 2009 年1 月4 日,新疆禾木,哈萨克族人举行赛马活动庆祝新年到来。
  • 赛龙船 李焕生 摄 大理白族世代居住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过着男耕女织、织网捕鱼的 传统生活,新时代的白族儿女在开创美好新生活的同时,仍不忘传承民 族技艺。图为2013 年8 月1 日,大理白族火把节上,人们在洱海上赛龙船。
  • 弟子规效应 文天平 摄 2013 年2 月17 日,正月初八,河北省邢台县龙华村弟子规学堂,本村 积极分子在学堂大院里举办迎新春文艺演出。弟子规学堂在龙华村已扎 根5 年,每星期天上课,本村及周边村民讲解、分享《弟子规》课程和 体会,深受民间欢迎。
  • 和谐之音 吴国群 摄 2012 年6 月,第五届玛纳斯文化旅游节在新疆阿克陶举办,蒙古族《江 格尔》、藏族《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同台展演。
  • 台上台下 项新平 摄 2011 年9 月11 日,浙江永康葛塘山村请 来剧团演出婺剧,演员在台上化妆,一 老农躺在戏台下睡觉,等待婺剧开演。
  • 看戏 蔡广桓 摄 2013 年8 月8 日,贵州,观众观看地戏表演。
  • 生命在于运动 康关福 摄 2009 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一群“三寸金莲” 老奶奶在玩太极柔力球健身运动。
  • 花萼楼祈福 黄镜亮 摄 2011 年2 月5 日,农历正月初三,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 人们聚集在花萼楼举行祈福仪式。
  • 上下一台戏 刘宝生 摄 2011 年1 月22 日,福建泉州梨园剧院表演“闹元宵”节目。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超的表演技艺闻名世界。
  • “小龙女” 孙振涛 摄 花腰彝属彝族分支,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自古有舞龙风俗。近年来,当地女子舞龙队登奥运、进世博、出国巡演,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姑娘大部分来自哨冲等乡镇,人们称她们为“小龙女”。 图为2012年1月哨冲镇女子在当地表演舞龙。
  • 蒙古族女孩 李馨曌 摄 2014 年7 月20 日,内蒙古响沙湾,蒙古族女孩阿奇达。
  • 泼水节 张晋 摄 图片提供:CFP 2013年4月1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泼水广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与傣历1375新年泼水狂欢活动,西双版纳泼水节素有“东方狂欢节”之称。
  • 又添一景 王娟 摄 黄土窑洞,具有典型的北方特点,很有韵律地点缀着黄土坡,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学生到此写生创作。他们在创作中体验深厚的黄土民情和黄河文化,成为黄土高坡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为2012年,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学生在黄土窑洞前写生创作。
  • 国粹京剧 王瑶 摄 2008年,北京长安大剧院,京剧演出的精彩瞬间。
  • 昆韵清梦 杨建川 摄 2012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望江公园,《西厢记》之莺莺与张生双双携素手,款款入书斋。人物:丫鬟(红娘),江苏苏州昆剧院国家二级演员吕佳;小姐(崔莺莺),江苏昆曲艺术学院教师唐晓雯;书生(张拱),江苏苏州昆剧院演员吴超越。
  • 瑞雪迎春 龙剑辉 摄 2013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九,陇州大地银装素裹,陕西省陇县河北镇程家原村村民装扮的社火队伍行走在乡间,参加一年一度的“上九会”。在陕西关中农村,从正月初九开始,耍社火、逛庙会、赏民俗,年味越来越浓,直至正月十五。
  • 新宝宝入园 胡志生 摄 2009年,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六管村幼儿园,新来的宝宝认生,父亲反复开导。
  • 美好的日子 李志明 摄 2014年6月2日,北京市延庆县夏都公园,人们在欢庆端午节。
  • 机器人Style 李志明 摄 2013年5月22日,北京国际展览馆,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机器人。
  • 自古英雄出少年 张熙平 摄 2009年10月,新疆沙雅县全疆少年国际象棋大赛。
  • 庆丰年 谢佩霞 摄 2010年8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新圩乡,壮族人民跳肚皮舞庆丰收。肚皮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蓝衣壮族欢庆丰收的田间娱乐舞蹈,主要流传在靖西安德古州一带。在收获季节,男人们在肚皮上画上人的五官,头上盖上小竹篓,女人们也戴上面具,一起跳舞。
  • 圆梦 王雪峰 摄 2012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镇大黄峪村开展走基层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摄影家走村串户为当地村民拍摄照片。
  • 双飞 谢佩霞 摄 2013年2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县德峨乡,彝族青年在打磨秋。打磨秋彝语叫“磋逻磋”,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等县的彝家村寨。彝族打磨秋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打磨秋时,双方在横杆两端推转磨秋,而后由一方先跃爬上横杆;落地一方用脚蹬弹地面,横杆便腾地上升,飞转不停。此时表演者在杆上做出许多惊险的技巧动作。这项活动能锻炼人的臂力、腰腹力、腿力和平衡能力,同时培养人的勇敢、刚强性格。
  • 甜蜜私语 尹小燕 摄 2012年11月25日,浙江宁波第六届梁祝国际爱情节在宁波梁祝公园开幕,60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人用中国传统汉式婚典缔结美好姻缘。图为一对跨国恋人在仪式间隙甜蜜私语。
  • 希望之星 阴亮 摄 2013年5月17日,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校园艺术节“百佳十星”评选暨百人书画大赛现场。
  • 传承 潘世国 摄 2014年4月2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举行“三月三”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新孔庙落成典礼开始前,一群参加典礼的儿童着古装高声朗读千字文,他们的背后是景宁县历代先贤画像。
  • 文化遗产的传承 李红 摄 2013年3月13日,山西省平顺县豆口村的民俗表演。豆口村地处平顺县石城镇东4公里处,浊漳河绕村而过,红旗渠盘山环流,潞林公路贯通东西;一面靠山,三面临水,整体地形为“金龟探水”,豆口村就建在金龟的头上。有诗人曾描述豆口村为:“横漳水而带行山,枕龙门而控风壁”。
  • 尽情欢歌 詹江 摄 2013年2月,陕西延安人民打起锣鼓、跳起秧歌,载歌载舞喜迎春节,期盼新的一年祖国繁荣昌盛。
  • 家门口看大戏 贺勋毅 摄 2013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初三,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热闹程度及在叶氏族人心中的地位,要超过“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看社戏是不可缺少的节目,图为老百姓看戏时台上台下的情景。
  • 柯尔克孜驯鹰人 赵登文 摄 2013年10月,猎鹰之乡新疆阿合奇县,柯尔克孜人正在不同环境下驯鹰捕食。
  • 残疾姑娘刘晓清的美丽人生 鲁晓龙 摄 2011年12月26日,获得“中国好人奖”和山东潍坊诸城“十大道德模范”的残疾人书法家、被人们称为“最美轮椅姐姐”的刘晓清,写得一手好书法。如今,兴趣广泛的她又喜欢上了中国传统古琴艺术。
  • 梦长廊 邢景武 摄 2013 年5 月11 日,北京颐和园长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部分是来 京旅游的游客,他们在长廊里休息。
  • 美丽而艰难的艺考之路 鲁晓龙 摄 2012年2月3日上午9点30分,山东济南会展中心8000多名美术考生一片寂静,同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大决战。
  • 座无虚席 李慧 摄 2013年1月2日,北京国家图书馆。
  • 社戏 周勤 摄 2014年3月2日,农历二月初二,福建省福鼎市水北溪村请来戏班在自家祠堂古戏台上连演三天社戏,一来祭祀祖先,二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农民虎民 胡正平 摄 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的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地处黄河故道,豫、鲁两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该村代表画家有“四大虎王”肖彦卿、王建民、王培双、王培震,“四小虎王”王春丽、王建峰、赵庆业、王建辉和被誉为“小虎队”的100多名青少年骨干绘画群体。所画既有王者之气,又有人性化的意韵,逐渐形成了威猛与柔静并重,浓艳与素雅并存,造型和谐,构图自然,撕毛独特,神韵飘逸,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权虎”风格。照片拍摄于2009年6月21日。
  • 光影世界 郎清平 摄 012年10月6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在宽阔的中央大厅,环形的墙壁变换着华丽的色彩,从一层到达四层的螺旋通道上,几位游客在驻足观看。
  • 鹰击长空 黄耀 摄 2006 年,云南曲靖市师范学院体育班学员何萍正在进行武术练习。
  • 台前幕后 刘建中 摄 2013 年5 月24 日,湖南省衡东县新塘镇边家大屋,唱皮影戏祭龙舟活 动现场。
  • 水乡风雪 杨志宏 摄 2008 年1 月,江苏省苏州市周庄镇, 扎着红头巾的阿婆摇着船,轻轻吟唱 着江南小调从水巷经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的小调响起,仿佛是故 乡儿时的回忆。
  • 乡愁——湘西人家(组照) 李晓英 摄
  • 乡愁——湘西人家(组照) 李晓英 摄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士权 摄 2014 年6 月14 日,江苏省盐城市农村,留守村中的妇女在劳动,期盼丰收。
  • 安塞腰鼓(组照) 李恩中 摄
  • 安塞腰鼓(组照) 李恩中 摄
  • 索面乐章 潘世国 摄 2012 年5 月7 日,浙江省瑞安县索面村,该村村民大多制作索面作为家 庭的主要收入。村民拉着索面,好像在弹奏一曲美好生活的乐章。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