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摄影艺术大展——乡野•乡土

2016-0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传统的农耕文化、农村社会形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构成等都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和工程移民、新型农业生产、农民工等诸多话题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他同时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他还强调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
    本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的“乡土中国”摄影艺术大展正是旨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借助摄影的现场性、瞬间性、客观性、选择性和机遇性,用影像的方式聚焦和展现大变迁时代背景下的乡土中国,继承和发扬关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深厚历史情怀的乡土文化,促进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
分为“乡野·乡土”“乡居·乡亲”“乡情·乡庆”“乡音·乡愁”四个篇章,是全国各地150多位摄影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发现、创造,饱含深情,长年累月沉淀而来的优秀作品。为了增加历史厚度,还选择了部分上世纪中叶摄影家拍摄的作品。这些有温度、有情义的作品,全面细致地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变革、乡土文化、自然环境、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曾经存在的状态和发展、变化,每位观众都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守望田野,守望故乡,从而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珍视,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2016年5月,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玉蟾岩。摄影/何上进
  • 1988年,三峡巫山地区的牧马人。摄影/安哥
  • 1999年4月,甘肃省积石山县,春季干旱的山路上几名少数民族妇女赶着驮柴火的牲口回家。摄影/满会乔
  • 2005年7月,西藏那曲地区的草原。摄影/郜南
  • 2007年5月,国家考古队在西沙群岛对华光礁下的南宋时期沉船进行考考古。摄影/黄启清
  • 2015年9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的藏族民居坐落在山谷之中。摄影/严小敏
  • 2008年7月,新疆吐鲁番上空,鸟瞰坎儿井。摄影/郝沛
  • 2005年9月9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古村。摄影/刘志强
  • 2006年9月,俯瞰甘肃省平凉城。摄影/王杰
  • 1970年,苏浙段运河,百万农民疏浚大运河。摄影/汤德胜
  • 2006年11月,甘肃省敦煌月牙泉。摄影/王杰
  • 2008年11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苏木白音高勒嘎查的牧民和她的山羊。摄影/阿音 选自《游牧》(组)
  • 2014年 5月,夜空下采虫草人的帐篷,此处营地海拔在4600米以上,环境恶劣,夜里,饥饿的狼群会时常光顾营地周围寻找食物。摄影/薄高鹏 选自《采虫草》(组)
  • 2014年2月(正月),甘肃省礼县上坪乡苏其沟,村上自乐班唱了几天大戏后集体合影。摄影/邓海 选自《木轮车记忆》(组)
  •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摄影/任世琛
  • 2012年11月,湖南省祁阳县金白河龙潜凼渡口。摄影/李建民
  • 2016年3月,山东省荣成的天鹅在水畔栖息。摄影/樊明堃
  • 2015年2月,西藏芒康盐井。摄影/郑嘉嘉
  • 2014年1月,湖北武当山,正在山崖上打坐修炼的武当三丰派十三代弟子。摄影/王晴
  • 2011年11月,四川诺尔盖草原。摄影/翟东风
  • 2011年11月,四川黑石城遗址。摄影/翟东风
  • 2009年7月,世纪日食。摄影/曾权清
  • 2013年8月,西藏阿里玛旁雍错,藏原羚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区一跃而起。摄影/程斌
  • 2003年元月,安徽省黟县宏村南湖。摄影/张建平
  • 1962年,长城。摄影/何世尧
  • 2002年11月,建设中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口附近工地。摄影/郭润滋
  • 1994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过溜索”的村民。摄影/于志新
  • 1997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镇,取水有道。 摄影/张桐胜
  • 2013年3月,新疆阿尔勒地区阿拉哈克乡的牧民赶着家畜转场。每年6次,每次500公里,他们行走在这千年牧道上。摄影/吴建斌
  • 201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牧羊人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放牧归来。摄影/刘永
  • 2009年7月,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巍山坝子的九曲红河。摄影/戴云良
  • 1974年,山西临县杨家庄公社平顶山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挑水抗旱。摄影/顾棣
  • 2014年9月,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收容和救治了十几头受伤、生病的野象。摄影/许云华
  • 1963年,山东,在黄河大堤雪地中骑车的人和奔跑的狗。摄影/朱宪民
  • 1987年,山东,人们在平整土地。摄影/朱宪民
  • 1944年,晋察冀边区的百姓在牧羊。摄影/沙飞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