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如果您已经是本站会员请登录    非本站会员 请注册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河南尧山(2009.7)

胡武功环境人像组照

时间:2012-05-07 23:25

 

小店一家人

摄影撰文/胡武功

 

    在通往尧山景区的路口,有一家干菜调料批发商店。店主张殿峰,是一位30多岁的青年。“俺有两辆车,一辆面包车、一辆厢式货车”,张殿峰自豪地对我说:“面包车自己用,货车用来跑运输。”

    张殿峰是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大庄村的农民,10多年前走出农田,在街头开了饭馆,做起生意。他的“邻居”是家理发店,店主叫李艳艳。天长日久,一来二去,两人相识、恋爱,很快就结婚成了亲。

    后来张殿峰有了些积累,买车跑运输,李艳艳也不再开理发店。他们在大庄村口的公路旁租了门面房和一个小院,开起了干菜调料批发商店。二人分工合作,媳妇主内管理商店,丈夫主外跑采购和运输。张殿峰告诉我,他们鲁山县是农业县,农民收入主要靠出外打工。近几年县里开发尧山旅游,还在佛泉寺造了当下世界最大的金佛。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他们的商店每日收入多则三五百元,少则三五十元,房租每月还不到一百元,日子过得很舒坦。

    张殿峰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张佳玉今年10岁,亭亭玉立、漂亮伶俐;儿子张佳豪4岁多,活泼好动,喜好“武林风”。只要有人要求,他都会大大方方地表演一番拿手的拳脚功夫。

    张殿峰一家四口像许多中国农民一样把家搬进了城镇,他们用自己辛勤打拼的行动,实践着共和国城市化进程的愿景,促进着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

 


张殿峰(左二)在自己的商店门口与邻居聊天